子計畫
建置宗教訪查整合系統與活用資料分析工具

台灣的宗教文化具有多元而豐富的特質,而每個宗教派別之在地發展也都各具特色。然而,過往相關研究往往多從單一宗教的角度切入,而少有從整體宏觀之視野建構之學術研究。

今日,在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工具的創新與快速發展之下,使得更為宏觀的資料搜集與探索模式成為可能,進而可能影響並改變宗教研究之視野與進路。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在過去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的宗教地景調查計畫中,已經從新北地區起步,以宗教建築之調查為基礎,初步建立台灣之多元宗教地景資料庫(臺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 / GIS for Religious Landscape in Taiwan, GISRL),並逐漸擴充至全台灣。然而,此一資料庫之建置與使用方式仍屬線性思維模式,可以用更新一代的資料探索模式加以補充。

臺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 GISRL資料庫)

而台灣多元自由的宗教文化生態與快速的社會環境發展、人口變遷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正是善於呈現地理關聯性與凸顯資料間「關係」的圖資料庫得以發揮所長之處。前述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近年所建立與累積的雙北地區宗教地景相關之圖像、數據與文字資料,正是建置此一資料庫之重要基礎。

圖資料庫(graph database)是近年來數位人文領域快速發展並獲得重視的分析工具,具有快速處理資料、高度可擴充性與介面簡單易用等特色,能夠從更多元的角度去處理原本線性資料庫(linear database)較不易觸及的資料探索模式。本子計畫將採用開放源碼Neo4j數位技術建置宗教地景圖資料庫,以持續促進宗教地景的文獻館藏和資料庫的數位保存,並於112年規劃盤點宗教地景數位資料庫的各項來源,彙整各類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宗教資源之空間及屬性資料,規劃共用及專用等資料標準等系統功能模組,除了供未來能彈性加入新的訪查資料來源之外,藉由宗教資料的標準化,可讓宗教資料互惠與流通更有效率。

基於前一年度建置的宗教地景圖資料庫之標準化系統,於113年將建置一套宗教地景整合資訊系統之雛型系統,收集使用者對原訪查系統的建議及需求,透過原有不同使用者的試用與意見回饋,將作為使用者需求挖掘分析結果,納入未來宗教地景整合資訊系統藍圖,成就更完善且具親和力的宗教地景訪查機制。

本計畫擬在此一基礎上進行該資料庫的擴充,並依照圖資料庫的架構重新建置這些資料。除了原有的宗教地景(空間)調查之外,亦可加入宗教相關文獻史料、重要人物、宗教儀式或活動紀錄(含影音),以及宗教文物收藏等不同面向之資料節點(nodes)。

這些資料之時間軸可繼續往前後延伸,增加縱深,並隨著後續研究議題開展,增添更多可能的資料節點屬性(properties)與關係(relationships),持續擴充與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