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計畫「多元視野下的性別、靈性與療『育』」將從道教與民間宗教的角度,探討現代人在性別、婚姻與生育決策方面的多元選擇,與可能伴隨而來的困惑與焦慮,以及是否透過靈性與宗教的渠道,取得身心、家庭與社會關係的療癒。
全球提倡「性別平權」與「多元性別教育」的聲浪,是近年來的主流趨勢,尤其在臺灣於2019年5月24日正式立法通過且生效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俗稱「同性婚姻法」,更讓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第27個實行同性婚姻的地區。但多元性別及其所衍生的多元成家議題,在宗教界—尤其是基要派的基督宗教界,仍是個爭論不休的議題。相對於基督宗教界、佛教界對該議題產出較多的論述外,在臺灣不論是寺廟數或信徒人數都佔居首位的道教和民間宗教,如何看待多元性別的議題,卻一直未有釐清,更遑論對其如何面對多元性別群體(含異性結合)、他們在成家、生育上所進行的抉擇、個人如何藉由道教與民間宗教的靈性療癒來面對可能遭遇的生育困難等議題,更是缺乏系統性的論述。而這些正是本計畫企圖探討、深究與帶入的新視野。
本子計畫預計從三大面向進行研究工作
(一)經典新詮:道藏對當代性別研究的啟示
(二)道與靈性:道教與民間宗教的療「育」知識與實踐
(三)跨域療「育」:多元療「育」的知識與實踐
在臺灣不論是寺廟數或信徒人數都佔居首位的道教和民間宗教,如何看待多元性別的議題,卻一直未有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