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 世界宗教博物館展覽 – 【新莊地區宗教地景深訪】

"當信仰來到這方土地,綿延出特殊文化" 如果說宗教史是台灣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宗教的地景變化就是台灣史的潛流,藉由這個潛流,我們得以一窺歷史那不為常人所悉的一面,深思台灣史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因為地景面貌變化的背後正是台灣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為各個文明所影響的表徵。 台灣是一座「信仰之島」,全台有將近三萬個宗教場所供信徒膜拜與聚會,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個信仰的聚點,遠遠多於便利商店的密度。這不但是台灣文化多元交融的表現,也是台灣作為「移民之島」的象徵。 本次展覽的宗教地景@新莊,自17世紀經歷了數個民族的融合與變遷,凱達格蘭族武朥灣Pulauan社、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於此地設置長老評議會、鄭氏東寧王國帶入中國式的土官制度、清國的漢化政策、泉州移民等,如此複雜的歷史為新莊帶來多層次的文化景觀。 在展覽的田野調查工作中,將新莊地區數個宗教地景在歷史與地理上的變化,結合人文理論與地理資訊工具——台灣宗教地理資訊系統(GISRL),透過這種人文與科學並行的研究方法,從新的角度發現當代台灣宗教地景,深挖台灣自國際競逐時期,因各個強勢文化與本土各族群文化之間涵化所造就的地景面貌,考掘我們特殊的歷史環境所造就的特殊文化現象。 期待您蒞臨宗博館,一起來探索《宗教地景@新莊》特展! ◢◤購票資訊◢◤ ✺如何入場|憑一票通即可入場參觀所有展間 ✺線上購票| ☞KKDAY: https://reurl.cc/k1WlA9 ☞KLOOK:https://reurl.cc/ErOGqn 線上購票送好禮,單人雙人都優惠 ◢◤展覽資訊◢◤ 《宗教地景@新莊》 ✺展期|2022.09.01(四)-2022.10.30(日) ✺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6樓 第2特展室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世界宗教博物館 ✺指導單位|教育部 ✺特別感謝|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新莊長老教會、新莊聖保祿天主、新莊覺明寺、新莊雷法壇

Read more

展覽主題:走過幽谷的光芒:哥爾哥達聖像畫展-董蘭芝聖像畫展

教育部「宗教、地景、療瘉與社會」標竿計劃子計劃:「隨著宗教地景遇見天主教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活動又開跑了 四旬期是耶穌徹底為人類犠牲的重要時刻。他的生命雖然在受難時進入黑暗,卻也在復活時綻放光芒。對此,我們特地舉辦了聖像畫展,期能透過十五處苦路、耶穌復活、聖母瑪利亞的圖像引領大家一起與耶穌進入苦路,且與他一同復活! 誠摯地邀請您~ (因疫情校園管制,開幕延至4/12) 展覽主題:走過幽谷的光芒:哥爾哥達聖像畫展-董蘭芝聖像畫展。 時間: 2022年4/12-4/18 上午9:00- 下午4:00。(畫展) 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中午12:20(開幕) 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中午12:20 (苦路祈禱)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弘道人文藝術空間」(SL301) ## 因實聯制需先報名。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標竿子計劃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Q7nyx

Read more

聽聲外之音-從宗教儀式與療癒淺談頌缽

聽聲外之音-從宗教儀式與療癒淺談頌缽 主講人:張譯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主持人:黃渼婷(「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子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時間:2022年7月28日(四)14:00-15:30 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com/otc-jwif-pzt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TJTggpLBYRmt55S7

Read more

華南與東南亞邊陲社會生育女神比較研究論壇

華南與東南亞邊陲社會生育女神比較研究論壇: 白、壯、瑤與道教的對話 時間:2022年5月10日(週二)12:00-14:00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117教室/同步進行線上TEAMS會議 與談人: 連瑞枝(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教授) 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張超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副教授) 陳玫妏(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助理教授) 論壇主旨: 桑高仁(Steven Sangen)對於盛行於北台灣以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女神信仰(觀音、媽祖、無生老母)的研究(1983:4-25),突顯出「純淨」(purity)—超越女性自然生育力—作為女神靈力來源之一的重要性。何翠萍(Ho Ts’ui-p’ing)則指出,當我們將研究視野投向西南中國,以及更廣闊的華南及東南亞地區的非漢社會中時,卻發現「生育力」(fertility),反倒是在地社會女神信仰建立其靈力的重要來源(Ho, 2013: 206-246)。實則,地方社會對於生育神祇的崇拜歷史久遠,關於頌揚女性孕育能力及大地生育力的儀式,更經常透過女性薩滿與靈媒進行展演。由於生育神祇與「巫覡文化」的關聯性,因此在歷史上經常被官方認定為「淫祠」,時而打壓清除,時而建廟正統化(科大衛 2009: 110-128)。不過這是從國家看地方的從上而下的觀點,那地方社會自己如何看待、調和與建構這個有時不見容於官方正統禮儀系統,但卻是地方民眾生存核心的信仰與崇拜呢?地方社會是否也採借了「正統」的語言、文類與禮儀架構(特別是儒釋道三教),來企圖改造其生育神祇的區域面貌?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從上而下,或是從下而上的取徑,都還能在跨文化、跨區域、甚至跨國界的接觸、傳播與流變面向的探討上,進一步深究。本論壇特別邀請到長年浸淫於西南中國與東南亞非漢社會—白族、壯族、瑤族—進行研究與田調的三位學者專家,與專精於正統道教經典文本與科儀架構的道教學者,來針對各地女神—白族的「訶梨帝母」、壯族的「婆王」、瑤族的「花王父母」與「帝母」,以及道教的「九天衛房聖母」,從歷史、文本、信仰、儀式等面向,進行一場精彩的比較與對話!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報名參加! 論壇形式與報名方式: 本論壇同時採實體與線上方式進行,請於以下報名表單中勾選您偏好的參與方式。因應防疫規定,實體參與開放名額有限,將優先開放給學生參與(現場將提供餐盒,請隔桌用餐)。若欲實體參加,請盡快於5/8前完成報名。主辦單位保有接受與否,以及視疫情更動活動方式的的權力,並將於5/9透過email發送實體參與報名是否成功的通知,或是線上參與的會議連結。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EE3pjT5d9tHsLtnWA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學術發展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天主教,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從信仰到傳承―天主教文物守護者工作坊」

教育部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人文與社會領域標竿計畫/子計畫: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天主教,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從信仰到傳承―天主教文物守護者工作坊」邀請您踴躍參與! 主題:「從信仰到傳承―天主教文物守護者工作坊」 時間: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10:00-12:00 工作坊形式:線上 (報名後寄送連結)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q5O8j3 參加人員:堂區與教區工作人員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