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重訪作為一種社會人類學研究方法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與「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共同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丁仁傑教授,以「重訪作為一種社會人類學研究方法」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丁仁傑教授個人研究專長為宗教社會學,研究領域則為漢人社會的新興宗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本土慈善行為、地方社會組織等。他承襲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取向,關心世俗化命題在台灣特定脈絡裡的發展,主要研究聚焦於當代新興教團與民間信仰變遷等議題。丁教授在一系列的當代新興宗教、民眾宗教和地方宗教研究過程中,拓展了個人的學術關懷,關心長遠歷史傳統中漢人地方社會之民眾實踐邏輯,和歷史脈絡變遷中民間社會之社區主體性的問題,其個人研究亦發生了由社會學到人類學的轉折。主要出版著作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中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並有⟪神、鬼、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由救贖到靈性︰當代日本的大眾宗教運動⟫等譯作,以及多篇期刊論文與主編專書。 本次講題以「重訪作為一種社會人類學研究方法」,將主要焦點措置於⟪神、鬼、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與⟪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中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這幾本書的方法論與其反思、轉折,除了讓我們了解一位學者在其尋思的脈絡發展外,也能作為自身研究關懷與取向的學術參考。 講者: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協同主持人) 時間:2022年12月13日(二) 12:20-13:40 地點:羅耀拉大樓SL301 註:本場演講不提供午餐。 報名連結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辦公室

Read more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 – 與「神啟」飛: 聖賀德佳的神識與五感療法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子計畫: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12月份的演講開跑了~~~ 聖賀德佳的神視與療癒會有甚麼關係呢? 本子計畫特別邀請了中醫博士蔡憶雲教授來為大家說的分明。 主題: 與「神啟」飛: 聖賀德佳的神識與五感療法 特邀講者: 蔡憶雲 (呂底亞香塾整體輔助療法訓練中心負責人) 時間: 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 13:30-15:30 演講形式: 線上 (報名後,將會寄送演講連結)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7jpXDl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子計畫辦公室、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分學程 歡迎大家熱烈參與,線上見~

Read more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 – 聖賀德佳花園探訪與植物療癒運用之旅

[感謝大家的支持,本活動目前已額滿,若有名額釋出,會再開放系統] ~~~請大家繼續關注與支持標竿計劃各項活動 2022 聖賀德佳花園探訪與植物療癒運用之旅開跑了~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接續去年標竿計畫: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之子計畫: 「隨著宗教地景遇見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所舉辦的聖賀德佳香草園療癒之旅,今年將把焦點放在聖賀德佳植物療癒的應用層面。 聖賀德佳常說: 大自然就是天主的藥房。大自然究竟能夠為我們帶來甚麼樣的療癒功能呢? 歡迎您參加今年的療癒之旅,親自體驗大自然療癒的功效。 主題: 聖賀德佳花園探訪與植物療癒運用之旅~ 時間: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8:00-16:00 地點與內容: 請參閱活動海報 此活動有名額限制,須先報名。在名額內報名成功的朋友,將會收到報名成功可參加的通知函。 歡迎您一起來體驗聖賀德佳的健康療癒之法~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nZZrye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子計畫辦公室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輔仁大學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分學程 協辦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

Read more

[演講]「入世、修持與跨界:台灣宗教特質的省思」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與「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共同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齊偉先教授,以「入世、修持與跨界:台灣宗教特質的省思」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臺灣在二戰後現代國家治理模式的運作與變遷過程中,宗教面臨的是結構面上對其有正面社會功能的社會期待,以及個體層次上的靈性訴求高漲。我們發現這兩個面向都沒有讓宗教在教義或信仰元素上產生重大的轉變,而是在組織面上有許多創新的設計,並且同時創造了更多儀式參與模式。臺灣的佛教、道教、民間信仰在這方面的回應,高度展現出儀式的彈性,透過儀式的創新來回應民眾在現代社會中的靈性需求。從這裡我們發現有別於基督宗教這種教義型宗教,存在著另一種倚賴儀式以回應社會變遷的宗教,一種儀式實踐優位的宗教類型,稱之為儀式型宗教。從歐美社會的教義型宗教逐漸出現宗教與靈性的劃界,到臺灣社會儀式型宗教面對現代性的許多另類的因應發展,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宗教」既有的概念框架是否逐漸喪失對現代社會相關現象的解釋力。「後宗教」雖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揚棄這樣的詞彙,但卻警醒我們「宗教」的內涵正處於質變,例如有必要思索一種涵跨靈性路線與修持路線的新宗教理解模式。特別是在像臺灣這樣一個多元宗教的社會,同時存在兩種路線的宗教發展,對宗教治理模式的調整與對「宗教」理解的擴充,都是當代臺灣社會的課題。 講者:齊偉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持人: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總計畫主持人) 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三) 12:20-13:40 地點:羅耀拉大樓SL301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oVMBpxv72Wo4E4u1A 註:本場演講不提供午餐。 主辦: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辦公室

Read more

氛圍道教:道教實踐與研究的新路徑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講者:林瑋嬪教授(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李游坤道長(臺北府城隍廟)    葉峻男道長(新竹太初玄清宮) 講題:氛圍道教:道教實踐與研究的新路徑 時間:2022年11月18日(週五)10:00-12:00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117會議室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學術發展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

無垢舞蹈劇場X輔大「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 — 一場身心的對話與生命的空緩美學

享譽國際的無垢舞蹈劇場將於今年十二月七日為輔大師生帶來《緩行中的漫舞》,以舞團藝術總監林麗珍老師獨創之身體心法「靜、定、鬆、沉、緩、勁」,帶領師生體驗無垢的空緩美學,透過傾聽身體的節奏與韻律,喚醒內在的藝術之泉,釋放生命的力量與熱情。 無垢舞蹈劇場來輔大的演出是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的活動。林麗珍老師的舞蹈美學蘊含對天地的深刻哲思,對先祖步履的殷殷思念,對萬物眾靈的虔敬深情,為台灣社會的療癒地景織出一片耀眼的內在靈性風景,喚醒超越苦痛的永恆力量。 林麗珍老師説:能夠呼吸的身體,就是會跳舞的身體!邀請輔大師生帶著會呼吸的身體,來體驗這一場《緩行中的漫舞》。 活動日期:2022年12月7日(三) 活動時間:13:00-15:30 活動地點:國璽樓11樓 郎世寧廳 報名連結:https://bit.ly/38rHTA4 主辦單位: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輔仁大學管理學院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無垢舞蹈劇團 #林麗珍老師 #緩行中的漫舞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 #輔大宗教學系

Read more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共同主辦,邀請到波蘭亞捷隆大學宗教學系Professor Krzysztof Mech進行專題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與!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共同主辦,邀請到波蘭亞捷隆大學宗教學系Professor Krzysztof Mech進行專題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與! Lecture in Hermeneutics and Contemporary Theology “The Greatness and Poverty of the Metaphor” Krzysztof Mech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In this lecture, Professor Krzysztof Mech…

Read more

[講座]「佛教療癒 – 現代社會中的禪修實踐與生活交涉」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子計畫-佛教療癒 Buddhism and Healing 講者:法曜法師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神學與宗教哲學博士、美國禪學院醍醐寺和麻州般若寺兩寺方丈) 簡介:https://www.middle-way.org/about-ch 題目:現代社會中的禪修實踐與生活交涉 時間:11/4 (五) 2:00-4:30 pm 地點: 輔仁大學 SL 117 羅耀拉大樓 117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n8XFBKmf3RuxhdR6 (報名截止日期: 10/30)

Read more

「療遇之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療遇之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Encountering Terrain of Healing : Religious landscape, healing and society 日 期:2022年11月11日(五)~2022年11月12日(六) 時 間:08:30~17:10 地 點: A 輔仁大學聖言樓1樓百鍊廳 B 輔仁大學羅耀拉3樓志潔會議室 主辦單位: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合辦單位: ✦波蘭亞捷隆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報名網址:報名連結 實體名額:60人(已額滿) 線上名額:60人,屆時將個別發送線上會議連結。另加開名額 報名截止時間:2022年10月25日(二)17:00 議程:https://reurl.cc/4pxYdL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Read more

[讀書會]「佛教療癒:佛教與精神醫學的會合」導言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子計畫 佛教療癒:佛教與精神醫學的會合 Buddhism and Healing 讀書會 Study Group 週六 10:00-14:00 11/5 – 導言 導論者:林佩瑩 (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一回合. 21世紀的佛教療癒 11/12、11/19 – 閱讀討論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21世紀的21堂課》 導讀者:楊雅儒(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二回合. 生命經驗對佛教療癒的啟發 11/26、12/3- 閱讀討論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 導讀者:徐嘉俊(心靈工坊文化總編輯)、吳明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12/10 -總結討論 導論者:林佩瑩 (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聯絡人:康豑勻 connietze10919@gmail.com 報名後將以郵件通知地點 填寫報名表不代表報名成功,以收到郵件通知為準 填寫報名表格: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fW4rFJ....../viewform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佛教文化與哲學研究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