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靈性、宗教與生命教育」影片與戲劇導讀工作坊

歡迎參與!! 「靈性、宗教與生命教育」影片與戲劇導讀工作坊 壹、活動宗旨 生命教育議題的核心為人,以對人、人性與自我本質之跨領域探索為基礎,並由思考素養、後設思考的方法切入,據以進行對人生的三個探問。「終極關懷」為透過哲學、生死議題與宗教的探索,掌握人生目的與意義,建立生命的終極信念。「價值思辨」為透過思辨,掌握道德善惡與生活美感的價值。「靈性修養」則是透過自覺喚醒、價值選擇、生命實踐與天人互動來修養靈性,以達幸福與至善的人生。 其中「靈性修養」更是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環,人生中有許多不同磨練,如何突破生命困境,需仰賴靈性的覺醒與智慧,擁有慈悲外,同時學習人格修養與統整。 本計畫期望透過不同面向的課程,帶領教師在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的過程中,將所學習之內涵與生活連結,並將其帶回課堂。除增進生命教育授課教師專業知能外,同時培養其他領域授課教師基礎知能,將其內涵融入於不同專業領域之課程之中。 貳、 主辦單位:教育部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國教署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羅東高級中學) 參、 參與對象(80人為限) 一、 全國各大專院校對於生命教育議題融入有興趣之師生與師培生。 二、 全國公私立高中職(含縣立、完全中學)以下各級教育階段,生命教育授課教師及對於生命教育議題有興趣之教師。 肆、 講師 國立羅東高中生命教育教師 胡敏華老師 伍、研習時間及地點 一、時間:112年12月22日(五) 09:00-12:00。 二、地點:YMCA城中會館-2樓大會議室 (10047臺北市許昌街19號2樓)。 陸、 報名方式與核發時數 一、 大專院校之師生請填寫google表單:https://reurl.cc/Ny3We5 二、 高中職以下教育階段教師,請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課程代碼:4153970。 三、 研習全程參與且核發研習時數3小時,請務必完成當日簽到及簽退手續。 柒、課程內容與說明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以一名護理師為主角,原本是位內科護理師的她因某種原因被調到精神科工作所展開的故事。當代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攀升,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源相當複雜此作品以不同視角呈現,包括患者、旁觀者、家屬等,深刻探討精神疾病的本質,使觀眾更能理解這個議題。也強調了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引起人們對於此議題的省思。

Read more

發表會|你使地面,更新復興:天主教修會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輔仁大學標竿計劃子計畫論壇 「你使地面,更新復興:天主教修會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想知道天主教修會與台灣社會的關聯性嗎? 神父和修女們在醫療、文化與教育等方面的貢獻嗎? 誠摯邀請您一起來了解 「你使地面,更新復興:天主教修會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演講日期:2023/ 12/ 27(三) 12:30-17:00 演講地點:SL345,羅耀拉大樓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辦公室、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M472b4  

Read more

專題雙演講|在台灣祭祀的日本人:從鬼到神的現代人類學

【日期】2023/12/29 【時間】12:20-14:30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SL345 【主講人】 藤野陽平(北海道大學媒體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媒體和觀光裏創造的臺灣的日本神 / 臺灣的日本神創造的媒體和觀光 從日本人凝視「親日臺灣」的觀點出發 三尾裕子(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系教授) 透過民間信仰而出現的歷史--以將日本人奉爲神明的信仰為例 【流程】 12:30-13:00 紀錄片觀賞「軍服を着たカミサマ 台湾の日本神信仰」 【撮影・構成・編集】遠藤協 【取材】藤野陽平(北海道大学) 【監修】三尾裕子(慶應義塾大学) 【製作著作/プロデューサー】遠藤協・藤野陽平 13:00-13:30 藤野陽平(北海道大學媒體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媒體和觀光裏創造的臺灣的日本神 / 臺灣的日本神創造的媒體和觀光--從日本人凝視“親日臺灣”的觀點出發」 13:30-14:00 三尾裕子(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系教授) 「透過民間信仰而出現的歷史:以將日本人奉爲神明的信仰為例」 14:00-14:30 Q&A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GDCjMwn3vV6PaJhG7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教育部「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Read more

專題演講|轉化(Transformation)經驗的生產與詮釋︰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身體行動方法研究

「轉化(Transformation)經驗的生產與詮釋︰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身體行動方法研究」- 專題演講 講者:鍾明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時間:2023年3月8日(三)12:20-15:00 地點:輔仁大學濟時樓B1 E-Classroom 報名網址:http://bit.ly/3Sb6GLi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人文與社會領域標竿計畫辦公室

Read more

專題演講|煩悶、日常與雲貴高地村寨Hmub人的遊方

煩悶、日常與雲貴高地村寨Hmub人的遊方 原來「煩悶」這種再日常不過的情緒,也有理論意義?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一定都經歷過煩悶的情緒,特別是生活在臺灣步調快速的都會地區的人們,可能在自己沒有察覺的時候,便陷在煩悶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現代人該如何從煩悶中解套?如何進行自我療癒?簡美玲教授在這個演講中,將以貴州東部高地自稱Hmub的村寨民族誌為基礎,描述與討論一種近似無聊或煩悶的情緒與身體經驗:rat。單調與無聊的內容及其存在或依附的狀態與意義,通常被認為是工業化或資本主義社會之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特性。而在一個以農作生產為主,並又和市場經濟已有密切關連的村寨,Hmub人生活中的rat,和工業社會裡個人的單調與煩悶,是否有別、如何有別。進一步地,Hmub人的經驗是否能幫助我們理解臺灣文化脈絡下的煩悶與日常?除了談情緒外,簡美玲教授還會談情感:Hmub人具制度化傾向的談情說愛—「遊方」。日常不日常,就是本演講想傳達的核心觀點。 講者: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時間:2023年12月13日(三)10:10-12:40 地點:輔仁大學伯達樓BS 301-1室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

專題演講|聖賀德佳自然療癒和壓力紓解

聖賀德佳自然療癒和壓力紓解 演講日期:2023/12/13(三) 10:00-12:0 演講地點:SL117,羅耀拉大樓 邀請講者: 蔡憶雲 博士(呂底亞香塾整體輔助療法訓練中心負責人)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輔仁大學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分學程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aVazz (名額一樣有限,千萬別錯過)

Read more

工作坊|聖賀德佳與苗圃種子人員培力工作坊

聖賀德佳與苗圃種子人員培力工作坊 工作坊日期: 2023年12月15日(五) 09:00-15:00 工作坊地點: SL503 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 邀請講者:張隆仁博士 臺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博士 前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生物技術研究室主持人 台灣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監事 此工作坊從認識土質入手,帶您認識聖賀德佳香藥草植物,進而運用香藥草植物進行全人身心靈療癒,誠摯地邀請想成爲聖賀德佳綠手指的您來參與。 #此工作坊參與者需參與實做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輔仁大學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分學程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yvqxe (名額有限,手刀報名)

Read more

專題演講|中國宗教實踐中的扶乩與性別

中國宗教實踐中的扶乩與性別 在臺灣民間常見的扶乩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很少有一種宗教實踐如自宋代開始興盛的扶乩,以及由其所產生的無數神書那般,具有推動和塑造中國歷史的重要性。扶乩從一種占卜技術演變成一種複雜的儀式實踐,用於傳遞來自神的訊息和啟示。在這個演講中,長期從事宗教與性別研究的阿琳娜(Elena Valussi)教授將結合歷史學和民族誌的方法,從扶乩研究中較少被關注的性別角度,考察其在中國歷史上千年來的演變、實踐和技術,以及在其中所牽涉到的人群和社會,特別是女性在早期扶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31AMKNDagdkYWFE8 講者:阿琳娜(Senior Lecturer. History Department, Loyola University) (本次演講以中文進行) 時間:2023年12月12日(二)13:40-15:30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SL201室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教育部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

電影放映 | 映後座談-《夢洄》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劃之子計畫「生態心理學的療癒新視野與宗教及靈性的對話」電影放映與映後座談活動。 《夢洄》電影放映 | 映後座談 日期:2023年12月6日(三) 時間:12:30 - 15:30 (12:20 開放入場) 地點:輔仁大學聖言樓百鍊廳 映後座談與談人: 蘇弘恩(本片導演)、 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 陳玫妏(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3xroqUNFcNBhkrJA //// 電影簡介: 儘管處在基督宗教昌盛與醫學發達的年代,對原住民族來說,傳統信仰始終是被需要的。想要知道往生者的心願,只能透過巫醫的占卜與儀式來得到解答。在當代,這些傳達祖靈意志的人,數量日漸稀少,但他們仍舊堅守岡位,希望能夠建立橋樑;但不論是尋求儀式的患者,還是巫醫本身,在儀式後仍有各自的問題要面對。 儘管處在基督宗教昌盛與醫學發達的年代,對原住民族來說,傳統信仰始終是被需要的。想要知道往生者的心願,只能透過巫醫的占卜與儀式來得到解答。在當代,這些傳達祖靈意志的人,數量日漸稀少,但他們仍舊堅守岡位,希望能夠建立橋樑;但不論是尋求儀式的患者,還是巫醫本身,在儀式後仍有各自的問題要面對。 導演簡介: 蘇弘恩,出生於台灣,原住民跟閩南人的混血兒,穿梭在兩種身分之間,讓他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時常跟著太魯閣族的外祖父上山工作,喜歡描寫人與土地的關係。目前專注於社會議題與環境議題的創作。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  

Read more

專題演講|新泰地區開發與信仰發展

「新泰地區開發與信仰發展」-專題演講 新莊,一個位於淡水港的內港,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在清朝乾隆和嘉慶年間,曾是船舶與商賈活動的熱鬧中心,擁有「千帆林立的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的美譽。本次演講邀請到「興直堡文史工作室」的李宗益會長,從新莊在地出發,並透過新莊與鄰近的泰山地區之交流,帶領我們深入了解這兩個地區的開發與信仰發展關係。   演講者:李宗益會長(興直堡文史工作室) 時間:2023年12月13日 15:30-17:30 地點:羅耀拉大樓SL345 主辦單位:教育部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辦公室、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