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記憶.美學實踐.日常非日常

「記憶.美學實踐.日常非日常」-專題演講 【講座大綱】 一、前言:置於死地而後生 二、女性記憶的創生 三、《老來亂亂畫》--重新喚起母性記憶 四、《厝邊佇佗位? 》老照片與歷史記憶 五、面對文化禁忌的美學討論 六、日常中的非日常 【簡介】 這次演講,想分享從我在家鄉老家彰化市南瑤路314巷9號,這間1960-1980年代黨外民主運動的基地,所舉辦的九十歲母親塗鴉展(2019-2020),以及在COVID-19疫情與疫情過後,我在母親過世後在自家老屋外牆與巷弄的老照片裝置藝術展(2022-2024),來探討個人與集體的記憶為何要創生?面對社會居住空間人際疏離,和面對日漸高齡化的現代社會,如何透過美學實踐來創生?我將討論如何開展老人圖像創作與居住空間之間的能動力。 其次,我將分享如何從社區里民的老照片蒐集與訪談、與展覽過程中、去發現到女性、老屋、老故事、居住空間所交織的展覽,所表現出的日常中的非日常美學實踐的意義探索。藉2022年到現在正在進行的老相片裝置藝術展,來思索歷史記憶中的個人與集體禁忌、所面臨的血緣與信仰共同體,在長期政治威權與強勢美式全球化文化影響下,快速消逝的地方記憶,我們如何從日常的美學實踐,去進行杯水車薪式,或者滴水穿石般的記憶創生。   講者:王鏡玲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日期:2023年12月12日(二) 時間:09:10 - 13:30 (12:00 - 13:30是與講者的午餐交流時間 )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117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dHAh2LVgnwJNaEV39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