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從早期佛典談悲傷輔導

從早期佛典談悲傷輔導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講座活動資訊 【從早期佛典談悲傷輔導】 講者:陳紹韻老師 日期:113年11月27日 (三) 時間:10:30-12:30 地點: 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301室 講者介紹 陳老師畢業於澳洲昆士蘭大學,獲得宗教研究博士學位,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她長期關注生命教育、宗教與人生的相關議題,並在這些領域有豐富的學術成果與實踐經驗。 講座內容 在早期佛教經典中,佛陀透過智慧與慈悲幫助那些遭遇喪親之痛或深陷悲傷的人理解苦的本質,這些教誨在現代社會的悲傷輔導中依然具備深遠的心靈價值。此次演講,陳老師將帶領我們深入探討早期佛典如何提供面對悲傷的智慧與實踐方式,並解析其在現代輔導中的應用。相信這將是一場富有啟發性和深度的分享,為我們的心靈提供力量與指引。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4yFGXMGqGXMuCfbh7 聯絡信箱: buddhismandhealing2023@gmail.com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Read more

紀錄片講座|如果明天,就要說再見

如果明天,就要說再見 佛陀早已說明了生命的無常,然而當生命之書緩緩走向終章,我們該如何安頓那最後的一哩路?如何由心靈療癒的取向切入呢? 宗惇法師為佛教安寧療護靈性照顧先鋒,將分享近三十年臨床生死現場的觸動與啟發。邀請您一起來探討:每個人應如何面對這個議題?如何學習與病者互動? 其療癒的關鍵為何?以及作為宗教師如何看待此靈性關懷?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與學習生命的智慧! 講者:宗惇法師 簡介:大悲學苑創辦人、佛教宗教師臨床講師; 曾榮獲2022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著有《生死奧秘: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回眸》紀錄片出品人、《聽身體說話》舞台劇監製 相關著作:《大悲事務所》,介紹大悲學苑的靈性關懷與培訓 活動一:《回眸》紀錄片放映 時間:2024年5月2日 (四) 12:30pm-2:00pm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 301 室 活動二: 宗惇法師講座:如果明天,就要說再見 時間:2024年5月2日 (四) 2:00pm-4:00pm 地點: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 301 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i3fPs1RFF1nh8ZE9 Email:buddhismandhealing2023@gmail.com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Read more

專題演講|空法、空的世界:中觀詮釋下的緣起

講題:Empty Things, an Empty World: The Madhyamaka Interpretation of Dependent-Arising 空法、空的世界:中觀詮釋下的緣起 主講人:Professor Anne MacDonald Professor Anne MacDonald 畢業於維也納大學,曾任教於南亞西藏佛教研究學系,自 2010 年起在維也納大學科學學術研究院之亞洲文化與思想史研究所工作。主要的研究重點為中觀思想在印度和西藏的發展,具有深厚的文獻研究能力,為享譽國際的優秀學者。 時間: 2023/11/7 (二) 2:00pm-4:00pm 地點: 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 SL301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DFNjLM2CvaMPZHbw6 聯絡信箱: buddhismandhealing2023@gmail.com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系、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佛教哲學與文化中心

Read more

佛教的身心療癒實踐專題演講

身心如何交互修練在宗教的修行中一直都佔有重要的位置,梅靜軒老師的博論有關西藏破瓦法儀式的發展,其中涉及神識、氣脈等的觀想以協助行者本身達到更好的境界。她對西藏醫學及漢傳佛教中有關身心如何相繫、甚至藏密與道教對身體修練的發展亦有相當涉入,為佛教醫療這塊沙漠打開了一片綠洲。 此次演講將邀請梅靜軒老師帶領大家一窺佛教醫療的療癒實踐,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講者:梅靜軒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 日期:2022年12月30日(五) 時間:早上10:00 - 12:00 地點:輔仁大學 SL 301 羅耀拉大樓 301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lerdn6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子計畫 -佛教療癒 Buddhism and Healing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佛教文化與哲學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

[講座]「佛教療癒 – 現代社會中的禪修實踐與生活交涉」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子計畫-佛教療癒 Buddhism and Healing 講者:法曜法師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神學與宗教哲學博士、美國禪學院醍醐寺和麻州般若寺兩寺方丈) 簡介:https://www.middle-way.org/about-ch 題目:現代社會中的禪修實踐與生活交涉 時間:11/4 (五) 2:00-4:30 pm 地點: 輔仁大學 SL 117 羅耀拉大樓 117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n8XFBKmf3RuxhdR6 (報名截止日期: 10/30)

Read more

「療遇之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療遇之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Encountering Terrain of Healing : Religious landscape, healing and society 日 期:2022年11月11日(五)~2022年11月12日(六) 時 間:08:30~17:10 地 點: A 輔仁大學聖言樓1樓百鍊廳 B 輔仁大學羅耀拉3樓志潔會議室 主辦單位: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合辦單位: ✦波蘭亞捷隆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報名網址:報名連結 實體名額:60人(已額滿) 線上名額:60人,屆時將個別發送線上會議連結。另加開名額 報名截止時間:2022年10月25日(二)17:00 議程:https://reurl.cc/4pxYdL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Read more

[讀書會]「佛教療癒:佛教與精神醫學的會合」導言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子計畫 佛教療癒:佛教與精神醫學的會合 Buddhism and Healing 讀書會 Study Group 週六 10:00-14:00 11/5 – 導言 導論者:林佩瑩 (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一回合. 21世紀的佛教療癒 11/12、11/19 – 閱讀討論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21世紀的21堂課》 導讀者:楊雅儒(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二回合. 生命經驗對佛教療癒的啟發 11/26、12/3- 閱讀討論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 導讀者:徐嘉俊(心靈工坊文化總編輯)、吳明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12/10 -總結討論 導論者:林佩瑩 (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聯絡人:康豑勻 connietze10919@gmail.com 報名後將以郵件通知地點 填寫報名表不代表報名成功,以收到郵件通知為準 填寫報名表格: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fW4rFJ....../viewform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佛教文化與哲學研究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