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會與聖神會在台灣的經驗」- 《聖言會與聖神會與輔大 : 歷史與我的體悟

這次邀請 李寧遠 校長來分享主題,李校長 以輔大的創校做為開頭,最初的輔仁社到三會復校,帶來了許多輔大早期的珍貴照片及資料,從初始校地及組織沿革一一介紹、並補充人文歷史故事,使得身在現場的聽眾能更加生動地體會「輔大所代表的精神與歷史意義」。

過程中,李校長 帶到了其個人成長背景及經歷,他雖很小就受洗,但到了踏出社會階段,才感受到信仰對於他的影響,乃至於後面求學與辦學及碰到人生重大轉折時,仍能依循宗教中「良善」的價值去前進;舉例來說,在社會上我們處處可見其蹤跡,知名如 美國哈佛大學,追求「真」便是其中一項文化精神,鼓勵師生從實踐中去探索「真理」,而這恰恰也是 李校長 認為從輔大長久以來所堅持的。

過程中,李校長 帶到了其個人成長背景及經歷,他雖很小就受洗,但到了踏出社會階段,才感受到信仰對於他的影響,乃至於後面求學與辦學及碰到人生重大轉折時,仍能依循宗教中「良善」的價值去前進;舉例來說,在社會上我們處處可見其蹤跡,知名如 美國哈佛大學,追求「真」便是其中一項文化精神,鼓勵師生從實踐中去探索「真理」,而這恰恰也是 李校長 認為從輔大長久以來所堅持的。

李校長求學時照片

輔大創校以來,對於台灣社會方面的貢獻,如聖言會-羅修女創立輔大服裝織品系,奠造了服裝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的根基,並在台灣栽培了紡織業許多人才及產業合作、輔大佛教文化與哲學中心、道教學術發展中心…等,都是對台灣社會影響淵遠的,包括活躍於國際及台灣各界的許多名人,李校長 為此又分享了許多小故事,並說到曾幾何時,在過往動盪不安的時代,聖言會、聖神會 僅在創辦教育方面就為台灣社會做了許多貢獻,引進西方科學思維及促進宗教融合、亞洲文化在地發展,對社會結構影響是多元全面的。

有「輔大織品之母」之稱的羅修女
明星 吳奇隆 為輔大體育系學生
李校長分享了影片-輔大建築之美,介紹現今林立在各院間的人文地景

在演講後面,李校長做了總結,身為宗座學校,輔大在宗教與教育方面是特別的,本身具備深度地國際觀與宗教學術研究、各項文化包容與融合能力。在教育方面,除了配合主管機關調整政策,在「全人教育」課程是輔大獨特的地方,不僅樹立了學生在面對人生課題、社會良善價值一個有所依循的方向,「真」「善」「美」「聖」的校訓也已是現今人類社會穩定、前進的一股力量。


輔大設立醫學學院

演講結束後提問

「聖言會、聖神會如何堅持宗教的傳統價值?

「個人信仰如何實踐?

李校長 回覆說 尤以聖言會與聖神會善於辦學及傳達價值文化方面,過往在社會痊癒、各個產業的人才培育、追求社會「良善」價值中,不掩蓋掉「真」的信念,進而對全體人類社會做出的貢獻,已是國際間各國有目共睹且認同的。李校長複述說 宗教所追求良善價值並非是要我們做聖人,而是要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在一步步實踐中完成上天給予我們的人生課題。

李校長 回覆說 尤以聖言會與聖神會善於辦學及傳達價值文化方面,過往在社會痊癒、各個產業的人才培育、追求社會「良善」價值中,不掩蓋掉「真」的信念,進而對全體人類社會做出的貢獻,已是國際間各國有目共睹且認同的。李校長複述說 宗教所追求良善價值並非是要我們做聖人,而是要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在一步步實踐中完成上天給予我們的人生課題。

李校長 與 顧神父 及課堂聽眾大合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