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宗教地景遇見天主教中世紀自然療法與宗教文物療癒」- 走過幽谷的光芒:哥爾哥達聖像畫展-董蘭芝聖像畫展

四旬期是耶穌徹底為人類犠牲的重要時刻。他的生命雖然在受難時進入黑暗,卻也在復活時綻放光芒。對此,我們特地舉辦了聖像畫展,期能透過十五處苦路、耶穌復活、聖母瑪利亞的圖像引領大家一起與耶穌進入苦路,且與他一同復活! 誠摯地邀請您~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10

「瑤族」(Yao People)是中國華南山區的少數民族,人口約三百萬人。 一般人對瑤族的印象,可能就是美麗的瑤女,巫術,而不清楚瑤族的宗教信仰其實是兼容儒釋道三教與巫覡信仰的「瑤傳道教」。 玫妏老師研究的專業領域,就是華南少數民族的道教研究,從瑤人的信仰儀式,手抄道經文稿開始,展開一段瑤山歲月的田調經驗與跨國研究。這個議題在國內很少見,玫妏老師因為因緣際會,從傳統道教研究而跨入瑤族的道教信仰,曾經孤獨,但最終卻也收獲滿滿。 歡迎收聽本集的「誰是瑞立君」播客專題:華南少數⺠族的道教研究—瑤⼭歲⽉與跨國研究 本集將打破傳統宗教播客的嚴肅風格,讓玫妏老師用輕鬆甜美的聲音,帶領大家走一段瑤族道教研究的瑤山歲月。 也歡迎大家在粉絲團留言點歌 愛唱歌的玫妏老師將有機會在未來的節目中為大家高歌一曲。FB粉絲團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誰是瑞立君-102055278662052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9

誰是瑞立君」Podcast 頻道 本期將介紹「日本佛教藝術 佛像納入品」專題。 「佛像納入品」指置入於佛像內的物件,包括舍利、經書、佛畫、結緣信眾名單等,通常是僧侶或贊助者在佛像完成前置入。有些「佛像內納入品」甚至到近代,藉由X光檢視佛像內物品,才能更了解這些歷史悠久的佛像中,藏了什麼樣的祕密! 本期專題我們談「日本佛教藝術佛內納入品」,邀請到對這領域有研究的輔大宗教學系詹晏怡老師來跟我們介紹從日本清涼寺「優田王式」釋迦像中的「納入品」談起,解說了「納入品」的歷史緣由,日本「納入品」的器物,與置入「納入品」的意義。藉由研究「納入品」,除了關注佛像藝術風格的特色外,亦能從這些器物轉而了解佛教信仰在不同時期僧人與信眾的宗教活動與對於信仰中心的連結方式。 詹晏怡老師是輔大宗教系新聘的新生代老師,畢業於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專長領域在日本佛教美術史,日本宗教史,藉由詹老師引經據典與簡潔明白的說明,帶領大家一起進入了解「佛像中的秘密–像內納入品」的器物故事。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8

繪本又稱為「圖畫書」(picture book),被稱為「第十藝術」的繪本是圖文並置的藝術創作,於二十一世紀蓬勃發展,成為有代表性的新文體。我們可以透過繪本的圖像與文字的合奏來揮灑想像力的藝術創作,精采的圖文作品可以藉由閱讀中的想像為讀者開啟對真實的重新理解。繪本不只是兒童的專屬,其說故事的能力以及藝術的價值也獲得成人的認同。 本集「誰是瑞立君」播客,特別邀請對於「宗教繪本」主題有深刻研究與興趣的輔大宗教學系蔡怡佳老師,以《多元的世界宗教》,《容得下你》,《雪是誰的》等兒童繪本為例,帶來豐富的宗教繪本主題的分析與解釋繪本中的閱讀樂趣與療癒。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7

「聖像畫旨在表達天主的愛與慈悲,讓大家學習做一個會祈禱的人。我們要有慈悲心,才能認識到天主的愛。」 聖像(Icon)是一種宗教藝術作品,常見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的文化之中。它不僅僅是一個宗教藝術,聖像更能表達基督宗教信仰的神聖形象。聖像畫通常會專注於一兩個主要人物,如耶穌與聖母的肖像,但也會涵蓋東方基督宗教所產生的各種圖像,包括敘事場景,或者描述聖經或聖徒的生活。 在聖像畫發展的過程中,在第四與第八世紀曾經經歷兩次破壞偶像運動的時期,但經過這兩次聖像破壞運動後,聖像畫反而經過淬鍊而有目前展現一定的神學意義與信仰連結。 董蘭芝老師是一位聖像畫畫員,她雖然是商院出身,跟繪畫與宗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在過去,因為陪著孩子一起讀書的過程中,開始閱讀一些哲學、神學、宗教的書籍,在讀完這些書後,對繪畫也漸漸有興趣,便去學了油畫以及壓克力。而且學到使用金箔材料運用在聖像畫上的高級技巧,能保留傳統聖像畫的風格技術,也更添聖像畫在藝術欣賞與神學靈修的榮耀意義。 本集「誰是瑞立君」Podcast節目,特別邀請董老師來談她對於聖像畫的學習與信仰療癒的過程,歡迎點擊收聽!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6

聖賀德佳(1098~1197),歐洲中世紀的一位天主教德國本篤會修女,聖人,神學家,作曲家,醫學療癒作家。又被稱為「萊茵河的女先知」(Sibyl of the Rhine),寫過兩本醫學著作:《醫藥書》、《疾病的起因與治療》。 因聖賀德佳的醫學著作,採用傳統本草自然醫學的療癒方法,引領現在台灣社會中一群喜愛自然療癒的人士的關注。 聖賀德佳在很年輕時就曾表示自己有「神視」(vision)。1141年,當她繼優塔被選為修院領導者五年後,賀德嘉受到了先知蒙召,命令她要「寫妳所見」。一開始,她對於是否要寫下自己靈視的內容仍躊躇不前、多所保留,但這讓她的心靈負著難言重擔,甚至造成了身體上的病痛。最後,她終於被修院成員說服,開始記下自己的靈視內容,也就是她第一部神學著作《當知之道》。 本集「誰是瑞立君」節目,特別邀請輔大古中學程主任黃渼婷老師,來聊聊這位中世紀傳奇女子聖賀德佳,介紹她的神視,與自然平衡的療癒觀。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5

1990年代以來,主要以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等地人民,因透過通婚方式移居台灣,他們之中大部份是女性,新住民逐漸成為外籍配偶的稱呼。新住民從外鄉遠赴台灣,工作在此,生活在此,帶著鄉愁與來自不同信仰文化的宗教觀來到了台灣。或許我們會看見,穆斯林新住民初一十五要協助夫家拜菩薩,但每日五項功課卻不可少。這樣的宗教活動,是一種融合還是一種斷裂?新住民在宗教活動這塊領域,是否有在族群融合的概念中被尊重發展?宗教研究對於新住民移民的宗教活動有哪些關注?本集「誰是瑞立君」,再次邀請對於新住民宗教關懷主題長期著墨的輔大社工系劉香蘭老師,跟我們聊聊新住民的宗教活動與社會關懷,並希望藉由本集節目的拋磚引玉,能讓更多人能對於新住民的宗教研究議題,有更多的了解與關注。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Season 3 EP 4

在「誰是瑞立君」第三季第二集中,我們邀請到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顧孝永神父來談「東正教」的與華人社會的種種。本集承續上集議題,由台南安平天主堂的費格德神父與來自中國溫州的Anna修女,介紹東正教中的『拜占庭宗教藝術聖像』與『神學要義』。 「「東正教」雖然為基督宗教內的一個重要教派,而且與地緣歷史有關,相對與基督宗教其他派別,如天主教的教堂建築,有同源不同法的藝術表現,甚至在神學上之要義也會有其特性展現。費神父以平穩且有力的陳述,介紹了有關東正教如何在羅馬帝國時代的遷變,在伊斯坦堡這城市開始與阿拉伯文化交流,產生東正教很具風格的「拜占庭宗教」藝術與建築。而Anna修女則以東正教在十九至二十世紀以「新的綜合」為當代神學作出貢獻,介紹並討論對「新的綜合」有代表性的人物與體現於哪些領域。 關於東正教與其藝術及神學,或許大家僅止於知其一而不知其背後奧義,若點擊本集播客收聽,您不僅可以增添認識「東正教」為何會出現屬於波斯風的藝術建築風格,也會了解「東正教」的神學奧義認識。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之『青年瑞立君』EP 9

您刻板印象中的聖歌是能助眠的安眠曲?還是用又大又複雜的管風琴所演奏的曲子?教會音樂真的只能死板板照譜唱?今天我們就要跳脫這些陳舊的刻板印象,帶你從聖詩、聖樂的歷史由來,認識基督教音樂不同的一面,你以為的老東西可能和你所想的很不一樣喔!如果您暫時不知道聽什麼好,請您進來聽聽看,如果您對音樂與宗教很陌生,那麼請您務必要收聽,如果你對音樂與宗教有興趣,那麼這個節目你就非聽不可囉!等你喔!! 主持人:田如心 顏子榛

Read more

「誰是瑞立君」之『青年瑞立君』EP 8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誰是瑞立君》之「青年瑞立君」,本次想跟各位聽眾分享的主題是關於基督宗教信仰者對於同性戀或同性婚姻等相關議題的看法。   在現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關於同性戀等相關議題儼然成為社會上討論度極高的話題之一,而宗教信仰自從過去以來即跟社會文化密不可分,自然也得面對此議題。接下來的內容將帶各位從基督宗教的觀點出發,歡迎您與我們一同探討。 受訪來賓:吳寬進、侯兆芳 主持人:吳昊霖 蔡安宣 郭思蔚 組員: 蔡翔旭 洪宇彤 呂姿誼 張為紹 蔡宗聖

Read more